凤凰彩票新闻
【能源革命观察】山西电力:向绿向新加速跑
近日,国网山西超高压输电公司运维人员在阳泉盂县对±800千伏雁淮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进行精准巡视,保障山西新能源消纳安全稳定。杜衡摄
铁塔向云端,银线架南北。初夏时节,晋北朔州,雁门关—淮安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,正将强劲的电流从山西能源基地输送到华东负荷中心。这项特高压输电工程是国家“西电东送”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山西之重,在乎能源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,我省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、支撑经济持续增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。2023年,山西能源保供五项指标全国第一,全国九大煤电基地,山西占3个。着眼高质量发展目标,近年来,全省在能源供给、能源消费上大做绿色文章;在能源体制改革方面,电力市场化建设如火如荼,山西电力现货市场成为国内首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。2023年,我省外送电量再创历史新高,达到157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7.67%,保障23个省区市电力供应。
“煤从空中走,电向远方去。”近年来,山西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和电力外送新形势,积极推进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和电力外送基地建设,不断将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向纵深推进。
围绕打造山西电力外送基地、加快特高压外送通道、“西电东送”通道调整等重点工程建设,促进山西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。放眼三晋,山西电网外送通道由2013年的“一交+12回500千伏”,提升至“三交一直特高压”,成为连接华北、华东、华中三大区域电网,外送能力提升至3062万千瓦。
积极与江苏、河北、浙江等省份沟通,扩展外送电渠道。在满足省内电力需求前提下,通过调整电网运行方式、增加平谷段外送电力等措施,最大限度向受电省份提供电力电量支持。积极参与省间现货市场建设,加快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。优化外送电交易曲线和价格机制,促成雁淮直流省级政府层面长协签订,提高配套电源利用小时。外送电量从2013年的793亿千瓦时增长至2023年的1576亿千瓦时,增长99%,外送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由30%增长至35%,晋电外送省份扩大至23个。
大同新能源资源丰富,风电和光伏规划容量充足,随着大同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发电项目等重点项目实施,也带来新能源上网消纳难题。国网山西电力加快推进500千伏丁崖站一期工程建设,2022年7月投产后新增了上网容量2000兆伏安,将大同光伏及其他新能源所发电力汇集后送至省内其他地区,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消纳配置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山西省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年均增速达14.98%。截至2024年初,全省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,达到5093万千瓦,占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8.18%。
国网山西电力加快步伐布局新能源汇集站,“十四五”期间规划建设12座500千伏和4座22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,提升新能源接网能力。加强新能源消纳技术研究。研发强对流天气风电精准预测模型,预测准确率达91.5%。此外,发挥电力市场促进消纳作用,在晋电外送中不断提升新能源电力占比。发挥市场调节和电价引导作用,保障清洁能源优先出清、优先安排发电空间。积极推动储能、抽蓄、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参与市场,助力新能源消纳。
2023年,山西全年外送电量中,新能源外送电量95.8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4.95%。目前,山西新能源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7%以上。
高温熔炼、造型、分拣、砂处理、制芯……5月16日,在山西龙成玛钢有限公司铸造车间,一条生产五金配件的生产线正在运转。不远处的监控室里,技术员们正在对每一个环节的数据进行监控,整个生产线有条不紊,协同高效。与传统的冲天炉相比,升级改造后的电频炉可以节省15%的电能,浇筑效率提高了50%。
目前,山西太谷拥有各类玛钢企业112家,2023年太谷玛钢企业的用电量达27.03亿千瓦时,占太谷区用电量的81.56%。整个太谷区玛钢企业电频炉代替冲天炉以后,每年可为该区减少5000余吨标煤消耗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.8万余吨,减少二氧化硫、烟及粉尘排放50%以上。
近年来,我省在金属加工、铸造、陶瓷、微晶玻璃等产业集聚区大力推广电锅炉、电窑炉,重点完成晋中地区太谷区玛钢厂100余户、平遥县铸造厂30户、祁县玻璃厂27户电能替代,晋中市电能替代电量累计达35.79亿千瓦时,其中太谷玛钢28.72亿千瓦时、祁县玻璃3.59亿千瓦时、平遥铸造3.48亿千瓦时。
日前,山西首座“光储超充”一体化智能充电站樊庄充电站在大同市投入使用,可满足50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,最快充电速度达一秒钟一公里。该充电站集大功率超充、光伏发电、储能于一体,可在确保自身稳定运行的同时与公共电网进行互动,实现电能的双向流动,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。
“五一”期间,国网山西电力充电电量实现226.5万千瓦时,同比提升35.1%,其中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电量达82.13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153.7%,均创历史新高,再一次实现了无事故、无投诉、无舆情“三零目标”。
截至2023年底,电动汽车公司运营充换电站506座、充电桩2913根,服务新能源车主150多万。2023年国网电动汽车山西公司全口径累计充电量达到1.02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7.3%,年充电电量创历史新高,充电服务能力、安全保障能力、智能化运维水平显著提升,为省内电动汽车绿色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目前,山西建立起空间上覆盖省间和省内,时间上跨越中长期和现货,品种上包括电能量、辅助服务、合同等交易品种的电力市场体系。2023年,晋电外送省份增至23个,电力交易工作量大大增加。
为提升中长期交易组织效率,国网山西电力基于电力交易平台开发应用智能交易模块,嵌入中长期电力交易序列创建规则、合同校验规则、信息发布标准化模板等,通过数字化建模实现交易序列创建、交易出清、合同生成、合同校验、数据交互、信息发布等23项中长期交易环节“一键顺控”。解决中长期交易海量增加、人工操作效率较低等问题,同时提升了交易组织的合规性。
自2023年12月山西电力中长期交易自动化管控模式全面推行以来,截至今年3月底,累计完成交易300余笔,平均交易操作时长由60分钟缩短至15分钟,为电力市场化改革从建设到运营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中长期分时段交易机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。省内直接交易电量由2013年的15.59亿千瓦时增长至2023年的1779.2亿千瓦时,年均增长率60.6%,中长期覆盖实际用电量比重超90%。
山西电力现货市场成为国内首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。山西是我国首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,自2018年12月27日试运行以来,先后经过7次结算试运行,实现32个月长周期不间断连续运行,经历各种供需情况和不同场景的检验,运行平稳有序,于2023年12月22日率先转入正式运行。通过现货价格信号引导发电企业顶峰保供、用户削峰填谷,促进高效低成本机组多发电、高成本机组少发电,实现电力供应总成本降低。2023年大容量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省平均约777小时。
优化完善电力市场运行机制。推动山西电力市场规则体系滚动修订至V14.0版,成为国内首个以规范性文件印发的市场规则体系,保障山西电力市场健康有序运营。推动中长期市场由连续运营逐步向连续交易转变,新能源、用户侧以“报量报价”形式参与现货市场,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优化用电行为。健全辅助服务市场机制,一次调频、正备用辅助服务市场率先启动试运行。
建设完善电力市场服务平台。建成电力市场全景监测平台,实现电网运行、市场交易、用户计量、电费结算数据的实时贯通,全方位、多维度监测市场运行状态。全国首批建成电商化零售平台,打破传统零售交易中售电公司主导地位,有效促进上下游价格传导。上线“e-交易”App,为用户提供注册入市到自主交易“一站式”服务,实现电力批发与零售市场信息“掌上阅、随时阅”。